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公告 > 学校新闻

“新医科高职教育研究协同创新联合体”召开2025年度工作研讨会

信息来源:科技处、职业高等教育研究所、学报编辑部发布时间:25.01.10阅读次数:257
  
  为加快推进“新医科高职教育研究协同创新联合体”内涵式高质量创新发展,1月9日上午,“新医科高职教育研究协同创新基地”2025年度工作研讨会在正则楼102会议室召开,科技处处长张永刚主持会议,联合体首席专家、校原党委书记林枫出席会议并讲话,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唐红雨、相关课题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。
  张永刚对“联合体”成立以来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总结,指出“联合体”通过学科交叉融合,探索医教融合,医教共研,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、专业布局优化、新医科板块发展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为省域高职院校新医科建设提供了研究案例,呈现了研究样本。
  “联合体”办公室主任刘竞择宣读了“联合体”2025年的工作计划,从组建“联合体”学术委员会、完善“一体一院”新医科平台、培养学术带头人、开展全国急救教育试点、校企医合作驻点班、课题项目研究、人才培养、特色教材、数字化智能新医科教学等8个方面开展工作。与会人员就“联合体”组织架构的设置、办公场所及人员配置,大健康产业学院,“1+X”证书考点、全国急救试点院校、“人工智能+”课程建设进行了集中讨论,明确了“一联四平台”的架构模式,聚焦专业体系构建研究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医教协同机制研究等三个方向,提高站位,主动融入,注重成果转化,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上,为“联合体”的内涵式高质量创新发展明确了思路。
  唐红雨明确了“联合体”建设,要坚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和问题导向;要坚持课题牵引,整合学校资源,推进协同创新,发挥综合效能,结合高职教育定位和研究优势,构建融合互助的整合型研究平台。
  林枫肯定了此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,他强调,一是要重视投入,完善“联合体”的组织架构,建设人员合理配置、合作交流、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,加快落实办公场所、经费预算、建章立制等保障工作;二是要优化课程设置,将人工智能嵌入所有专业,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中,补齐实践教育短板,瞄准健康需求,切实围绕实际问题开展医教研工作,培养适合社会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;三是要推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心理健康与医学结合,推动相关科研成果快速转化,加强科技创新和“一老一小”健康服务,树立医教研融合发展的成功典范。
  会议还就“新医科高职教育研究协同创新联合体专项课题”进行了汇报,14个课题负责人依次进行了陈述,他们通过数据、图表等形式,详细汇报了各自课题的研究背景、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。
  (作者:潘玥;责编:任婷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