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校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赴苏州市职业大学调研交流
信息来源:科技处发布时间:25.03.21阅读次数:1181
为进一步加强大运河镇江段文化研究,推动相关理论成果落地转化,彰显镇江江河交汇的名城效应,3月20日上午,科技处处长张永刚率队赴苏州市职业大学调研交流。苏职大科技处副处长徐峰、石湖智库副理事长陈璇等出席活动,会议在该校惠和楼601会议室举行。

交流会上,徐峰介绍了该校近年来在科研项目、到账经费、科研平台、科研成果奖、专利、论文等领域取得的成果情况,表达了希望双方在科研领域加强校际交流,凝聚共识,互学互鉴的合作愿望。
陈璇介绍了石湖智库的组织架构、体制机制,以及近三年来取得的多项成果。石湖智库在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,以“政府政策咨询、产业发展研究、江南文化传承”为发展方向,以“智汇苏州”学术沙龙为品牌,立足该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吴文化研究基础,深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,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成果,在苏州文化品牌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陈璇就大运河文化研究提出要关注大运河研究热点、关注大运河沿线研究需求、关注政府大运河研究导向,做有组织的大运河研究、有成果转化的大运河研究、有追求的大运河研究。
沈霞介绍了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管理情况,指出近年来学校通过加强项目管理、团队建设、成果管理与转化,以及科研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,推动了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,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罗春燕介绍了镇江市旅游学会建设的情况,指出旅游学会致力于以旅游学研究及应用转化为宗旨,促进旅游学研究的繁荣、发展、普及与推广,以及旅游与经济的结合。学会的定位是汇聚文化旅游智库力量,统筹集成文化旅游资源,以国际化的视野、系统性的思维,为镇江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钱兴介绍了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建设情况,以及所取得的成绩,指出要深入研究大运河的历史文化、遗产保护、旅游开发,重点关注大运河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,探索文化创新路径。
张永刚介绍了镇江长山智库的建设构想,以及所取得的成绩,并就大运河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,指出大运河研究要坚持“保护、传承、利用”的宗旨,做好理论研究、应用实践和社会服务三篇文章,彰显大运河研究的研究自信、成果自信和文化自信:一是要做好全视角研究。以区域大运河研究为点,以省域大运河研究为线,以中国大运河研究为面,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系统性研究;二是要做好全方位研究。从文化、经济、旅游等多领域切入,尤其是注重大运河与人文经济的融合性研究,让大运河的文化研究与经济研究相得益彰;三是要做好全流程研究。以平台建设为载体,以项目研究为抓手,以成果产出为导向,以成果转化为目标,使大运河研究真正做到谋务实之策、行务实之为、求务实之效。
双方还就新型智库运营模式、咨政建言、理论创新、成果转化,以及大运河研究的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,达成了广泛共识。
(作者、摄影:潘玥;责编:任婷婷)